首页>资讯 > >正文

浙江省遂昌县三叶青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建议 环球讯息

作者:周漫佳 马方芳 余小英 罗时德 吕伟金 程汝滨

摘 要: 三叶青是浙江省新“浙八味”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和化痰散结等功效。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自然环境优越,三叶青在当地民间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遂昌三叶青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做大做强遂昌三叶青特色产业,促进中医药产业的优化升级,做好“浙产名药”品牌,并影响和辐射周边省份三叶青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本文对遂昌三叶青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归纳总结了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梳理了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焦点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加速遂昌三叶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和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在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中愈来愈受到重视,集绿色、安全、保健、治疗于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重要地位,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重要作用,是乡村振兴发展和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1]。


【资料图】

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地下块根,又名金丝吊葫芦、蛇附子和石老鼠等,是多年生草质攀缘藤本植物。三叶青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药用植物,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和化痰散结等功效,被誉为“植物抗生素”,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黄疸和急慢性肝炎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广泛[2]。近年来,其因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3]。三叶青为新“浙八味”之一,是浙江省重点培育发展的中药材品种之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地处钱塘江、瓯江之源头。境内生态环境优越,有“钱瓯之源、江南绿海”之美誉。遂昌县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于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从丘陵峡谷到中山都有分布,具有丰富的气候和小气候资源。遂昌县内山清水秀,不同地段的气温、降水和日照差别大,土壤质地较好,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特别是受高山峡谷的影响,常有云雾遮盖,日照时间短,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遂昌县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县之一,是省重点扶持发展的欠发达县。该县历来重视和保护中药材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遂昌县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遂昌县中药材产业三年规划》和《加快遂昌县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以三叶青等一批浙江省道地中药材品种为突破口,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野生三叶青在遂昌境内资源丰富,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优势非常适合其生长,三叶青在遂昌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被当地群众称为“药王”,在小儿解热和止痛等方面的疗效确切。因为独特的医疗价值,三叶青被收载于2015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中,归肝、肺经,加工炮制方式包括三叶青饮片、三叶青粉和鲜三叶青3种类型[4]。2012年三叶青被列为县中药材产业的重点发展品种之一,遂昌县三叶青在种植规模、栽培模式、种植技术和营销模式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遂昌县三叶青作为浙西南山区道地药材,是“浙产名药”的典型代表,2019年入选为首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为遂昌三叶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本文着重梳理了遂昌县三叶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探讨了三叶青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遂昌县三叶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 遂昌县三叶青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遂昌三叶青的仿野生人工栽培始于2011年,由遂昌县森林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三仁畲族乡大觉村建设三叶青种植基地,尝试仿野生三叶青的栽培。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遂昌三叶青的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由最初的不足3.33 hm2发展到2019年的逾133 hm2。目前,三叶青种植在遂昌县20个乡镇(街道)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垵口、金竹、三仁、石练镇和湖山等8个乡镇。

1.2 种植技术日渐成熟

三叶青对于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其地下块根生长慢,一般需要3~5年才能入药,人工栽培难度较大,且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遂昌县在发展三叶青产业之初,就积极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接,联合进行技术攻关。针对三叶青人工栽培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地下块根生长缓慢的现象,针对性地提出了无纺布栽培模式和无纺布+套袋栽培模式,显著提高了三叶青种苗的成活率、株高和块根产量,为遂昌三叶青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由县林业局黄士洪、吴英俊和周亚锋等人编写完成遂昌县《林下仿野生三叶青栽培技术手册》实用工具书,对三叶青的育苗、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技术讲解,有效提高了遂昌三叶青种植户的管理水平,保证了三叶青的产量。遂昌三叶青在种植规模扩大的同时,十分重视种植和管理技术的培训指导,由县农业农村局和林业局牵头,举办不同层面的三叶青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培训班,通过专家讲解、现场示范、交流讨论和发放资料等形式,极大促进了三叶青种植者的技术水平,确保了三叶青的产量。经统计,三叶青产量由最初的大田产鲜品2 250 kg/hm2,发展到如今大田栽培模式产量3 000~3 900 kg/hm2,林下套种三叶青产量可达1 500 kg/hm2以上,收益可达到60万~120万元/hm2。实践证明,三叶青产业是遂昌农户增收致富的“黄金叶”,是实施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

1.3 栽培模式多样化

遂昌三叶青栽培模式由最初的大田遮荫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逐步发展为如今的大田扦插育种、林下套袋栽培、果药套种栽培和立体栽培等多种模式。其中,大田栽培的优势是种植密度高、繁育系数大,便于精细化管理和种质质量评价;其劣势也比较明显,投资大、管理成本高和病害高发,目前该模式主要用于遂昌三叶青的育苗和优质种质资源的选育。林下套袋栽培模式是遂昌三叶青的主要栽培模式,其种植面积达100 hm2以上。利用经济林天然的遮荫优势进行林下套种三叶青,可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增长和兴林富民,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是践行省林业厅“一亩山万元钱”行动计划的典型案例。目前,遂昌林下三叶青栽培选择的经济林品种主要有油茶林、毛竹林、杉木林和厚朴林,其中金竹镇是林下三叶青栽培的重点示范区域。遂昌县叶村山茶油专业合作社通过《遂昌县油茶林下三叶青野生栽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新建油茶林下套种三叶青示范基地26.67 hm2,建立并推广了三叶青—油茶林下套种的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确保了三叶青林下栽培的产量和效益。金竹镇人民政府负责的遂昌县“两山一类”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项目,通过组织全镇低收入农户,发展林下套种及大棚种植三叶青,增加低收入农户的收入,达到精准帮扶对象的产业扶贫目的。三叶青也可与猕猴桃、红提和吊瓜等果树套种,利用果园的枝叶为三叶青提供自然的遮荫条件,发展果药套种的栽培模式。此外,三叶青的立体栽培模式能有效改善三叶青田间通风、透气、透光条件,有效降低三叶青病害,提高三叶青地下块根产量和品质,是近年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栽培模式之一[7]。

1.4 品牌建设效应初显

经过多年的努力,遂昌县三叶青等中药材产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遂昌三叶青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是对其质量和标准化基地建设的一种肯定,极大地提高了遂昌三叶青的知名度,同时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经济效益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提升和促进作用。遂昌三叶青的地域范围包括遂昌县所辖湖山乡、三仁乡、金竹镇和王村口镇等20个乡镇(街道)203个行政村,保护区域达20 000 hm2,为遂昌三叶青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药材供应基地。遂昌已打造浙江三叶青人工栽培的核心基地县,其出产的三叶青质量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肯定,遂昌县森林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青苗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和叶村山茶油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的遂昌三叶青种苗,在满足本县三叶青基地发展的同时,也销往遂昌周边的县市地区,因种苗质量好赢得了当地种植户的好评。因遂昌三叶青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众多的肿瘤患者亲属慕名前来自行采购遂昌三叶青块根,更是对其抗肿瘤效果的一种肯定。2020年,遂昌县政府与浙江五养堂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三叶青粉直接口服饮片生产线及文旅康养重大项目,主要建设1 000万瓶三叶青粉趁鲜低温冻干加工车间、三叶青速溶茶与中药养生袋泡茶加工车间,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无缝对接遂昌三叶青规范化种植基地,进一步延伸了遂昌三叶青的下游产业链,对加快遂昌三叶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2 三叶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遂昌县三叶青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规模经营水平不高、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等。

2.1 规范化生产水平不高

三叶青的栽培生产涉及选种、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贮藏等环节,技术要求较高。受限于知识和水平,遂昌三叶青的大多数种植户虽然有一定种植经验,但与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研究发现,适量氮素对三叶青大部分生物学性状具有促进作用,但氮素水平过高对三叶青的生长不利。因此,三叶青种植应严格控制肥料用量,避免过量施用氮肥[8]。同时,在三叶青药材的终止年限、采收季节、贮藏地点和加工方法等方面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致使三叶青的质量参差不齐。目前,遂昌三叶青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的技术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还有待加强,尤其在药材收购、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存在不足,没有形成严格规范的中药材种植指导、产中监督、规范收购等机制,跟不上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规范化要求。

2.2 精深加工技术较弱

遂昌三叶青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尚未形成品牌,大多以中药材原材料或粗加工后输出为主,目前还没有现代中药剂型、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造成优质的三叶青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不能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优势。遂昌县的三叶青产业发展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主,企业的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整合能力也较弱。与浙江五养堂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三叶青粉直接口服饮片生产线,仍属于中药饮片加工的范畴。缺乏精深加工的企业,企业品牌带动能力不足,精深加工落后是制约遂昌三叶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

2.3 种植户组织化程度不高

随着三叶青种植规模的不断壮大,对当地的务工需求也日渐加剧,尤其是在三叶青栽培和除草时节,一天用工量能达到120人/hm2左右。遂昌县从事三叶青育苗、种植和加工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已有10余家,在带动农户发展中药材生产、致富增收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大部分合作社组织机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社员不严格按照合作社要求生产和销售,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2.4 产销对接能力不强

在产销对接上,也只有少数几家合作社与部分企业有产销合作协议,大部分种植户的销售渠道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三叶青原药材价格下滑,对遂昌三叶青产业的发展将产生致命打击。2015年以后,仿野生三叶青逐步进入市场,但需求量并没有大幅增加。此外,由于受到广西、云南和福建等地三叶青药材的冲击,遂昌三叶青药材的价格有所下滑。遂昌县三叶青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与三叶青药材市场的对接不够密切,销售渠道和能力有限,出现三叶青滞销的现象,甚至部分农户以较低价格作为农产品直接出售,降低了农户种植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利于遂昌三叶青品牌的塑造和遂昌县三叶青产业的发展。

2.5 优势品种挖掘不够

优良的中药材品种和优质的种子,既能提高中药材产量,保证中药材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也能提升中药材产业化水平,加快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步伐。与绝大部分中药材类似,目前三叶青种苗也存在着种质混乱、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滞后、缺乏标准及技术规范、种子种苗繁育水平低等许多共性问题。浙江地区三叶青繁育多采用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驯化程度不高,存在只种不选、自繁自用的现象,导致三叶青优质品种选育工作滞后。目前,浙江省内三叶青品种有浙青1号、汉方1号、泽青1号、浙峰1号和浙青2号等,均为企业和合作社由野生三叶青自行选育,尚无品种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对三叶青品种的产量、生长性能和抗逆性没有对照数据,且缺乏三叶青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等质量关键指标数据。

2.6 种质资源保护有待加强

遂昌作为浙江三叶青的道地产区,其野生种质资源丰富,遗传性多样,为优质三叶青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遂昌县的三叶青种植种苗缺乏标准,对资源内部的品种类型和品质的区分度不够,对野生资源的保护和苗圃收集工作重视程度也有待加强。应在加强遂昌县三叶青野生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建立人工三叶青的驯化繁殖基地,建立分子基因数据库,对遂昌县境内的三叶青种质资源进行鉴定,结合外观形状、内部成分与药效质量参数,明确优势三叶青的亲本标准,加快三叶青良种选育与繁育工作,从而为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2.7 品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遂昌三叶青已经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其品质在浙江乃至全国属上乘,但是与其他地方的三叶青相比并没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没有价格“话语权”。三叶青资源在浙江、广西、福建和云南等省份均有分布,但种质资源和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其中,浙江地区分布的三叶青为紫藤三叶青,遂昌三叶青更具有“黑皮白心、心不变红”的特点,其质量属上品;广西、福建等地区的三叶青为青藤三叶青,药用功效不及紫藤三叶青[9]。在市场销售环节,由于缺乏典型的鉴别特征和高效的鉴别技术,无法对不同来源的三叶青药材进行准确区分,造成市场三叶青品种混杂、价格混乱,严重影响了遂昌三叶青药材的价格。随着以三叶青为主要成分的新冠肺炎1号方———化湿宣肺合剂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效果的明确,三叶青作为植物抗生素在病毒和细菌治疗上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遂昌三叶青作为浙江省道地药材已成为了紧俏药材,市场潜力很大,应大力宣传道地“遂昌三叶青”的优势,推动优质优价,充分发挥品牌优势。

3 促进遂昌县三叶青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3.1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遂昌三叶青影响力

坚持强化品牌意识与提升品牌价值并重,以遂昌三叶青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契机,打造遂昌三叶青品牌,推进中药材产业化。把遂昌三叶青道地药材品牌发扬光大,使品牌影响力从全省辐射至全国,把品牌打响,全面提高三叶青相关产品的品质和使用价值,使消费者有更大的认同感和选择余地。加强“遂昌三叶青产品地理标志”的宣传,提高遂昌三叶青品牌利用和保护意识,打造“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品牌,真正发挥“遂昌三叶青”的价格优势。

加强相关企业及合作社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药企等合作,在《浙江省中药材炮制规范》的指导下,深入开展遂昌三叶青的有效化学成分指标研究,系统研究遂昌三叶青在解热抗炎、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方面的药效物质基础,并与其他产区的三叶青药材进行比较,明确遂昌三叶青的临床优势病种;加强遂昌三叶青的种质鉴定技术,比较浙江遂昌三叶青与广西、贵州和福建等地区三叶青的差异,通过传统的生药学鉴定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联用,明确浙江遂昌三叶青在性状和DNA条形码等方面的鉴别特征,建立浙江遂昌三叶青的专属鉴别技术,为快速准确区分浙江遂昌地区的三叶青品种提供技术保障;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遂昌召开全省乃至全国性的三叶青高峰论坛,有效提升遂昌三叶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着力打响遂昌三叶青品牌,利用品牌所具有的强大延伸能力、适应能力和溢价能力,提升遂昌三叶青产业的价值链。

3.2 加快推进三叶青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种植集中区和种植带

坚持注重品质与扩大规模并重,加快建立遂昌三叶青道地中药材质量地方标准,大力推进三叶青规范化种植,稳步提高道地中药材产量。支持和引导三叶青相关的医药企业,在遂昌建立三叶青原材料种植基地,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开展三叶青生产种植,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降低合作社和种植户的市场风险。坚持绿色与道地并重,着力进行三叶青无公害、零污染种植,形成各具特色的种植集中区和种植带,可重点扩大三叶青在垵口、金竹、三仁和石练镇的种植面积,并根据现有基础重点发展林下套袋栽培、大棚避雨栽培和立体化栽培等模式。加强遂昌三叶青的育种技术研究,建立遂昌三叶青道地药园,助推三叶青优势新品种的选育开发,同时建立遂昌三叶青的种苗质量标准,为遂昌三叶青药材的高质量生产提供保障;加强标准建设,建立健全三叶青的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加工标准和贮藏标准,建设三叶青种子标准化生产体系、产地加工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遂昌三叶青药材的质量,加快遂昌三叶青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争取农业农村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认定。

3.3 拓宽遂昌三叶青销售渠道,提高收益

为做大做强遂昌的三叶青产业、提高收益,遂昌县应积极拓宽三叶青的销售渠道,助推三叶青的产地生产加工与药材市场相适应,聚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工作。建议强化全县统筹,建立统一的三叶青药材粗加工基地,按三叶青药材的规格和品级进行划分,根据用途和要求进行标准和规范化的加工;积极拓宽三叶青的特色销售渠道,由专业的销售团队对接康恩贝、胡庆余堂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饮片公司等省内的三叶青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摸清企业对三叶青药材质量和规格的要求,提高遂昌三叶青原材料的市场竞争力;与省内磐安中药材市场和省外的亳州、安国、荷花池和玉林等中药材市场的三叶青药材收购商建立合作,了解三叶青市场的行情和加工规格要求,指导遂昌县三叶青的采收加工,宣传介绍遂昌三叶青的质量和临床治疗优势,提高遂昌三叶青的销售价格和收益[10,11];建立三叶青的线上云平台销售模式,构建遂昌三叶青网站,宣传遂昌三叶青的品牌和优势;同时在主要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建立遂昌三叶青销售网点,以具有解热和抗肿瘤等功效的“特色农产品”形式进行销售。

遂昌德源中草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是一家以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及推广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公司现有种植基地逾33.3 hm2、育苗大棚逾13.3 hm2。公司中药材的种植品种以三叶青、黄精和温郁金为主,同时公司建有中药材粗加工处理车间1个、大型仓库2个,占地1 000 m2,并配有大型的中药材除杂、清洗、分选和烘干设备,具备中药材初步加工的能力。公司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伙伴,依托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和加工环节全程参与和技术指导,确保了公司的种植技术水平和药材技工质量。同时,公司前期与浙江中医药大学饮片厂和衢州南孔中药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熟悉药材销售的渠道和模式。公司董事长罗时德和总经理吕伟金深耕医药销售领域多年,在全国10余个省份建有完善高效的销售团队,可为遂昌三叶青后续销售规模的扩大提供渠道保障。建议遂昌县以三叶青为切入点,强化销售和加工的统筹协作,由遂昌德源中草药有限公司拓宽三叶青作为“中药材原料”和“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质量和市场口碑为抓手,助力遂昌三叶青产品早日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提高贫困村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助力遂昌县乡村全面振兴。

3.4 加强三叶青的精深加工,提高遂昌三叶青经济附加值

积极培育和引进各类中药材加工企业,筹措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顺应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创新三叶青等中药材的加工技术,提高原生药和饮片的质量水平,积极推进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企业+科技+农户”形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以“企业+科研+市场”形式建立开发机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组织,延伸产业链,提高科技含量。针对三叶青的饮片生产,可提高其清洗、分选、切片、烘干和包装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提取技术,积极引进三叶青道地药材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生产技术,在三叶青中药提取物功效评价的基础上,扩大其应用面;针对三叶青“天然抗生素”的美誉,加强与相关研发机构的合作,积极推进三叶青日化产品、中药杀菌杀虫剂和兽用饲料添加剂等产品的开发,延伸三叶青产业链;结合三叶青抗肿瘤和解热抗炎的确切功效,挖掘本地区的临床验方和民间偏方,以抗肿瘤和小儿解热药为突破口,大力开发三叶青的医疗机构制剂系列,选择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三叶青特色优势品种,进行后续的中成药系列开发,扩大三叶青的使用用途和经济附加值。

3.5 挖掘汤公文化的中医药元素,加快三叶青的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遂昌县作为汤显祖的第二故乡,是《牡丹亭》的原创地,建有汤显祖纪念馆,当地汤公文化氛围浓厚,以《牡丹亭》为昆曲的代表剧种,文化影响巨大。应以《牡丹亭》中128字的药名诗“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牵牛郎于芍药亭畔,……,破刘寄奴,有十大功劳,当归期,封大将军之职”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整理和创作汤公文化的中医药元素,提升遂昌三叶青的社会影响力。收集整理创作汤公的生平轶事,梳理《牡丹亭》中的中医药故事,将其中优秀的文化传统理念与三叶青等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积极促进中药产业与文化教育产业的有机融合,增加文化体验;将遂昌的三叶青产业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整合遂昌县的中药资源、山水旅游资源、农家乐休闲养生资源和文化养生旅游资源,建设《牡丹亭》中药园,以“汤公中药养生”的形象为主体,积极开发中药养生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努力把遂昌打造成特色突出、文化厚重、涵盖广泛、产业发达、国内外闻名的中药养生文化旅游目的地。

原标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遂昌县三叶青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建议

作者:周漫佳 马方芳 余小英 罗时德 吕伟金 程汝滨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遂昌县农业农村局 遂昌德源中草药有限公司

基金: 遂昌县2018年科技项目(2018-14);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期刊

标签:

相关阅读